从移民起,自围垦始,下沙这片土地经过近百年奋斗,发展成如今欣欣向荣的现代都市格局,从滩涂小村到城市客厅,她的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下沙发布”推出【潮涌钱塘看下沙】专栏,讲述一代代下沙人激励人心的故事,鼓舞更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进取,凝心聚力把下沙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农民做广告、农家请保姆、田边建起咖啡屋……80年代的下沙还有多少“新鲜事”?今天,让我们通过周少铭的自述,一起回到80年代下沙去看看吧!
我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下沙人,1964 年出生,在下沙当过小学代课教师,也在省委大院工作过,担任浙江青年报记者编辑,后又被聘为文汇报浙江记者站采编人员。那时候,我写了很多和下沙有关的报道。
农民做广告呀,农家请保姆呀,田边建起咖啡屋呀……这些发生在我们下沙农村的事,现在看来很普通很普通的,但是,发生在三四十年前的八九十年代,又是一个小小的下沙乡,都可以算作是大新闻了。
周少铭 供图
1991 年,建在下沙乡中沙桥旁的咖啡屋,如今仿佛就在眼前。一幢 4 层高的楼房,一到夜晚,楼内楼外灯火通明,4 楼放映着录像片,一楼辟出 100平方米,就是咖啡屋。说是咖啡屋,没有像眼下有丰富的咖啡、牛排和精美点心等等,只不过卖雪碧、棒水、赤豆汤、绿豆汤和银耳羹,以及普通的咖啡。
那时候,下沙农民,尤其是下沙年纪轻轻的农家子弟,对咖啡屋太感兴趣了。本来,八九十年代的下沙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就只能睡觉了。现在晚上也有了好去处,可以叫上三四个要好的同村同队同组的小伙伴,骑着脚踏车,或者驾驶着摩托车,往下沙集镇中心的这家咖啡屋赶去。一到春夏季节,生意特别红火。
周少铭 供图
1993 年 1 月底,在下沙乡集镇中心位置的中沙桥旁,建造了一座农民文化娱乐城,据说投资要三四十万元。那时候,三四十万元可不是一笔小资金呀。娱乐城里面建有茶室、舞厅、影剧院、录像室和游戏宫等场所。
在 1993 年前后,下沙农村又兴起购买安装热水淋浴器。下沙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自己盖起了二三层高的楼房,还在楼内建有一个小浴室,有浴缸、坐便器和热水淋浴器,反映当时下沙农民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富了之后,精神和物质都在向更高层次追求。
做下沙人,也十分自豪的,三四十年以来,亲眼所见下沙翻天覆地的变化。住的呢,从直头舍 ( 南北向的草房 ),到横舍 ( 东西向的草房 ),到盖瓦片的平房,然后,再到盖三四层高的楼房别墅。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从手拉车 ( 当时又叫跃进车 )、二轮 ( 三轮 ) 摩托车、拖拉机,发展到皮卡车、大货车和小汽车等等,发展历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