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24/2024-013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民函〔2024〕45号 | 公开日期: | 2024-06-07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民政局 | 关联类型: |
蓝晓玲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建议》(桐庐15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经我局主办,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健委会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和成效
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3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5.13%,临安、建德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分别已达到29.92%、29.60%,我局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领域乡村振兴相关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撑。一是会同市财政局出台《杭州市市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2023年在部门预算中安排养老服务资金约2亿元,通过转移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2023年,实际下拨给桐庐、淳安、建德等西部三县(市)2844万元,支持当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智能服务终端配置、智慧养老院等方面。二是出台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主城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最高每月可享受1820元电子津贴,高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40-100元电子津贴,非主城区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确定。汇聚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搭建智慧平台,推出手机端养老服务电子商城,上线“浙里办”,汇集养老服务商家及互联网养老护理员信息,可提供助洁、助浴、助行、助医服务,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德、淳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老年人需求,发布电子津贴使用指导目录,将晒粮食、摘蔬菜、砍柴等代办业务也纳入电子津贴使用范围。三是推动民生共富结对。牵头民生共富团队持续推进建德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空间品质提升、老弱群体共扶互助、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等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养老新时代·山区也精彩”享富专项行动,推动城区与桐庐、淳安、建德等地乡镇的养老服务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形成互帮互助互联常态化机制。四是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促进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营,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加快认知障碍照护型床位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主城区优质养老服务企业投入农村养老服务。
(二)促进医康护养整合,深化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全市2800余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为其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等医养结合服务。按照合作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 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展驻点服务或定期巡诊工作,并开通就诊绿色通道。通过建立“医康护养”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服务。市、县级医院与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开展业务协作、双向转诊,并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管理指导、业务指导、技术扶植、质量控制、人员培训以及疑难会诊,帮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促使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部门联动,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实施为老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行动,采用线上培训、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培训和第三方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化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700余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开展订单式培训,在滨江、淳安、建德等地举办养老服务人才干部培训班、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组建养老护理员讲师团,以“传帮带”的方式,提高护理员队伍整体专业技能。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率先设立杭州市养老护理员节,大力宣传“最美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提升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认同感。
(四)加强学科教育,深化养老学科专业建设。鼓励市属高校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建设水平。浙大城市学院正在筹备申报护理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并计划在临床医学专业增设老年医学方向、护理学专业增设智能康复护理方向。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属高校不断提升养老产业相关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建设“双导师”教学团队,互联网+医疗智慧助老项目于2022年获教育部“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市属高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加强与相关协会、企业等合作,开展相关人才培训。浙大城市学院深化与省民促会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省康养护理员培训基地建设。杭州师范大学通过举办护理信息学师资培训班,推动培养层次高、专业精的复合型高信息素养的护理人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健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离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还有差距。对照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深化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认知照护专区建设提质扩面,为农村失能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美丽城镇、未来乡村等发展契机,推进养老设施有序建设、功能完善,发挥养老设施服务于本地老人和外来旅居老人的双重作用,形成身边、家边、周边的“15分钟幸福养老服务圈”。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健全薪资待遇保障机制。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出台杭州市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落地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留住养老服务人才。针对各区工作需要,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订单式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指导市属高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加大适应养老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结合市属高校实际,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护理员数据库,统筹管理护理员职业发展要素,加强信息监管。
(三)深化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符合建床条件的签约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鼓励由乡镇(街道)、社区(村)提供场地举办养老康复护理中心(站),支持将医养护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开展社区“嵌入式、小型化、连锁化”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探索创新居家医养模式,打破“医”“养”界限,真正实现一站式“医、养、康、护”服务,推动家门口的医养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健康等新型服务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常利洁,联系电话:8958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