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
发布单位: | 关联类型: |
组织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件依据:《关于印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24号)
序号 | 具体任务 | 牵头单位 | 市民政局完成情况 | 牵头处室 | 配合处室、单位 |
1 | 提升健康、养老、餐饮、住宿、家政、物业、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业态。 | 市发改委 | 持续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累计发放重阳分10亿元,可点单式预约53项居家养老服务,惠及老年人38.6万;全面开展“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上线“全城通”老年食堂(助餐点)683家,累计服务315万人次。 | 福利处 | 养老指导中心 |
2 | 以超常规举措推进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统筹建立西部地区公共服务能力补短专项资金。 | 市财政局 | 1.设立养老服务补助资金,已拨付桐庐、建德、淳安三地资金1902.138万元。 2.完成桐庐、建德、淳安三地的低保相关数据收集,对最低生活保障金市域同标后三地的年支出增加部分进行重新测算,并与三地民政、财政部门核对确认,最终补助金额为1737万元。 3.起草《关于追加新增最低生活保障市域同标补助项目财政资金方案(2023-2025年)》,8月25日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下一步,待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正式下发后,会同市财政局按程序做好资金拨付工作。 | 财基处 | 福利处、救助处等相关业务处室 |
3 |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加快设立“杭州慈善奖”,打响“善城杭州”品牌。 | 市民政局 | 1.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杭州慈善奖”,评选工作已于8月22日启动,拟于12月召开第一届杭州慈善大会进行表彰。 2.持续推进慈善信托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慈善信托备案金额13亿,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积极探索慈善、救助融合发展机制,推动慈善促富专项行动,筹集慈善资金1000余万元,设立4个慈善信托母基金,引领和带动各地在重点领域加大慈善投入。 3.着力完善新型慈善服务网络,出台《杭州市新型慈善体系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的指引》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构建慈善组织发展圈层,全市已成立慈善组织341家,位列浙江第一;命名16个第一批市特色慈善基地。 4.加大慈善杭州平台建设力度,共上架慈善募捐、救助类慈善项目110个。 5.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救助15480人次,救助金额4190.7982万元。 6.组织实施人道救助、防溺水项目、关爱环卫工人、应急救护培训、关爱困境儿童等各类人道公益项目人道公益项目15个。 | 慈善处 | 民发中心 |
4 | 新增家庭养老床位4800张,打造康养联合体20个。 | 市民政局 | 截至8月底,已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024张,打造康养联合体52个。 | 福利处 | 养老指导中心 |
5 | 发挥党建引领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机制作用,夯实村(社)最小治理单元。 | 市民政局 | 开展三方协同机制建设等内容为重点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全覆盖轮训,进一步提升社区三方协同治理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全覆盖轮训完成率达到80%。 | 基政处 | |
6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优做实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 | 市公安局 | 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全覆盖轮训完成率达到80%,其中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者轮训率达到100%。 | 基政处 | |
7 | 加快提升城市大脑2.0实战实效,全面推进智慧交通、数智宜居、“一老一小”等领域建设,启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智营商建设,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的特大城市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 市数据资源局 | 1.加强数据应用。开发养老设施布局分析场景,打造“需求、供给、研判、对策”全流程治理链条;强化“杭向颐养”服务端应用,集成享政策、看机构、约服务、智守护、去用餐等模块,开通家属代办功能,可在线导览超过300家养老驿站信息。 2.深化场景落地。“全城通”智慧助餐场景接入老年食堂(助餐点)683家,累计服务315万人次;为5000余户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安全监测设备;出台《关于建立数字赋能家庭养老床位管理运行机制的通知》,新增4800张家庭养老床位。 3.推动经验固化。完成《数字赋能“一老一小”集成改革路径研究》;正式发布《惠民数字平台功能规范》地方标准,为“政策找人”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法规处 | 福利处 养老指导中心 民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