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489524/2019-0009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9-08-16
发布单位: 市民政局 关联类型:
杭州市民政系统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19-08-16 浏览次数: 来源: 市民政局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主动融入杭州“世界名城”建设大局,以“杭州民政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四个年”建设为抓手,以“想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的理念,抓改革、挖潜能、聚外力、优服务,政策创制更加有序、履职尽责更加有为、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有力,开创了新时代杭州民政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民政担当”。

一是全力做优“跑改”服务环境。提前超额完成“简化办”“网上办”“移动办”事项,网上办实现“五星事项”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救助申请移动端;在全国率先、全省唯一实行福彩投注站网上公开征召,实现权力“归零”;推进“数据跑+代办跑”,全市高龄补贴发放“不用跑”,优抚安置19个事项全部“一证通办”,社会组织“年检”全程网上部门联办,真正做到流程再造、材料精简、群众满意。

二是努力夯实“稳定”基层基础。聚焦涉军、涉移两大群体,下沉力量,完善“四级”服务网络,积极推动省58号文件和移民后扶持政策落地。抓实“两中心两站”实体化建设,挂牌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17家、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3384家,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光荣牌,借鉴河北石家庄做法,及时向市委提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建设建议;牵头成立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水库移民问题专项工作组,加强源头帮扶和后期扶持,全年核定直补人口186973人,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1283.74万元。

三是着力推动“治理”三社联动。紧紧抓住市委出台深化专职社工队伍建设政策契机,创新提出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逐步纳入事业编制、建立以“三岗十八级”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等政策举措,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等部门制定《杭州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专项周转事业编制管理实施细则》,不断提高政策“含金量”,加大社工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切实提高全市社工队伍建设水平。加大政策创制,起草《关于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完善乡镇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大“三型社区”建设力度,提高全市覆盖率,制定《杭州市国际化社区导引》,开展《国际化社区微视频》宣传,新建11个国际化社区、10个撤村建居社区和100个田园社区示范样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社区区域结对共建,以“四会制度”为重点创新基层协商共治实践,释放“三社联动”效应。积极承办民政部“全国首届社区工作大讲堂”,得到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肯定。成立全省首家市级社会组织党校,在全省率先推进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大“五大领域”领军型及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扶持,选树社会组织领军人才、领军品牌。全市社会组织达4.6万家,街道级和城市社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120.28%和114.13%,走在全省最前列。

四是积极融入“平安”主题建设。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平安边界共建共治机制,规范稳妥推进桐庐县城南街道、凤川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指导做好上城区政府驻地迁移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工作,确保大局稳定。加强“平安杭州”建设,建立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信息举报机制,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规范提升工程,累计打击非法社会组织452个,居全省前列。

(二)坚持惠民为民、兜底精准,在保障民生中擦亮“民政品牌”。

一是巩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和市人大专题询问居家养老服务为契机,推进新一轮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出台标准,重点打造60家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50家示范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专业化居家养老有偿服务机制,以“原居安养”需求为导向,重点在城市社区持续发展“嵌入式”微机构,在农村社区依托老年协会运营照料中心。目前,全市正常运行的照料中心达2800多家,其中由社会力量运营的照料中心达到40%。围绕老年人重点需求,加快高品质、连锁化老年食堂建设,打造示范型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100家,举办全市首届老年食堂厨艺大赛,与市民卡公司及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餐饮企业对接,全域推进“互联网+配送餐”,探索多元助餐模式,切实解决困难、高龄、孤寡、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完成市二福院、福利中心定价机制改革年度任务,出台市级公办养老机构准入轮候规范管理制度。针对监管短板,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安全管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养老服务机构双随机检查等,采取“日常排查+专项检查+第三方督查”的形式,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护理人员技能等进行全面“体检”,对症下药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全年累计检查养老服务机构130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67处,督促整改完成。出台《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做好养老孝老敬老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调研,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广泛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为老服务“最美评选”,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切实履行精准扶贫责任。强化责任担当,推进精准救助,建立低保调标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按全市人均消费支出的30%执行,从7月1日起,主城区低保标准达955元每人每月,临安区按90%、县(市)按80%执行。严把审核关口,线上协调衔接省、市救助核对系统,实现12个部门29项个人信息自动实时比对,线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家境调查,实现精准审核。开展低保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农村低保审核程序,严格落实近亲属登记备案制度,防止人情保关系保。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8.6亿元,惠及低保家庭77681户105896人。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提升公众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1家。加强与贵州省黔东南州、湖北省恩施州对口联系,制订落实“三年行”“四结对”“五工程”帮扶框架,深化“慈德圆梦”“阳光驿站”项目品牌,筹办“两山慈善黔行班”助学项目,形成东西部对口扶贫“民政经验”。

三是全面推进殡葬改革试点。将“逝有所安”作为民生需求的延伸,把建机制、定方案、强考核、促规范殡葬改革“四部曲”和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轨”,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24个市直部门和16个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参与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殡葬基本服务、选择服务项目收费清单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建设,加大改革惠民和移风易俗力度,完成“两路两侧”坟墓整治1919座,免费为151位不保留骨灰的先人举行了骨灰撒江和生态安葬活动。

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救助行动。巩固救助管理杭州模式,抓住“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契机,着力完善临时避寒点、避暑点功能布局,前移工作平台,进一步落实“零死角网格管理、零门槛进站救助、零差错关爱服务、零意外死亡事件”的“四零”工作目标,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拍摄采访。开展孤弃儿童养育大排查,实施“添翼计划”项目,联合四部门组成“护苗小组”,落实困境儿童监护兜底职责,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打通护苗“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遵循规律、顺应发展,在专项事务中加快“民政改革”。

一是加快福企机构转型发展。撤销福企办,新组建社工指导中心,在深化福利企业指导职能基础上,强化民政事业发展规律研究职能,开展杭州民政智库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服务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多渠道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全市共有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350余家,安置残疾人约1.05万名。

二是开启慈善创新发展征程。树立现代“大慈善”发展理念,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民政机构中率先成立慈善处,建立全省首家“互联网+”慈善基地,在全市建成慈善基地175家、“邮善邮乐”线下服务网点324个,慈善信托金额突破9个亿。

三是强化优抚安置统筹落实。积极整合优抚、安置职能和力量,支持新调整组建部队建设,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健全市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制度,圆满完成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慰问驻杭部队协调工作。努力做好优抚对象服务,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家庭年优待金标准,增幅达到8%-11%。推进教育拥军和慈善拥军活动,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属、驻杭官兵子女的教育关爱力度,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发放拥军培训卡180万元,为783名符合条件且有帮扶意愿的转业士官提供签约上岗服务。规范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

四是推动福彩行业转型提升。出台投注站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形象建设两年规划、从业者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发行各类福利彩票突破30个亿,实现全省领跑。高标准设计、高品位打造集服务管理、彩票销售、游戏体验、文化展示、公益互助为一体的福彩综合体验厅,庆春厅、凯旋厅正式投入运行,成为行业的示范标杆。率先在全省常态化发布杭州福利彩票社会责任报告,全年投入资金620万元,持续推进“福彩暖万家”公益品牌建设,发挥好扶贫济困的作用。

(四)坚持党建统领、文化引领,在强化担当实干中提升“民政形象”。

一是加强民政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春训冬训。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历时5个月的大讨论、演讲比赛,形成了具有广泛基础和价值共识的“杭州民政核心价值观”;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广泛参与“走进民政”系列活动,精心举办了6场宣传实践活动,杭州民政人的“孺子牛”“拓荒牛”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激发。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张仲灿副书记、戚哮虎部长和市政府王宏副市长的批示肯定。

二是加强党建品牌建设。以“四创一提”品牌为导向,推进了党建示范点争创、“最强支部”创建、“三好”评选和党建“四强四育”工程建设。召开民政系统党建、社区党建推进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丰满民政党建“两翼”和“两个阵地”建设,协调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和城市基层党建,设立“杭州社会组织党校”和“杭州民政党校”。

三是加强铁军队伍建设。修订干部工作“1+X”系列文件,开展局系统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和轮岗交流。规范局系统干部挂职和领导干部兼职工作。开展首届机关支部书记微党课竞赛,推出掌上学习平台“每天悦读30分”栏目,“书香机关”氛围日益浓厚,先后被授予市级和省级“书香机关”荣誉称号。以“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为载体,锤炼干部实干作风,在全市率先设立“界首”民政爱心帮扶基金,探索建立了与淳安县界首乡三年结对共建计划和“1+1+N”共建模式,开展党员“三送”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人一单”,结合巡察、审计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一年一单”。聚焦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巡察整改“歼灭战”,4个方面14个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内审监督机制,对21家局属事业单位进行巡查整改“回头看”,全面完成224个问题的整改落实,“清廉民政”建设蔚然成风。

二、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是民政机构改革后职能优化、实干开局的起步之年。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刻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市所处的“五个期”阶段性特征,要坚持科学判断、保持定力,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谋划新一轮民生时间表,打好全面小康、民生福祉攻坚战。

(一)总体目标

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杭州建设“一城一窗”中心大局,以一流状态,干好一二六、走在最前列。所谓“一”,就是要聚焦社会服务这一民政主业;“二”,就是要打好党建、平安两张牌,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六”,就是实施六大工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具体任务

1.突出品质养老,实施“大幸福”工程建设。以打造“最具养老幸福感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品质“从有到好”。推动出台《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切实保障困难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兜底养老;实施新一轮养老服务资金补助政策,试点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抓紧配齐社区“助老员”队伍;做强养老机构护理功能,设立失智老人专区,大力发展“嵌入式”微机构,打造梯度式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加快建设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集中改造一批敬老院,推进公建民营;构建养老服务人才评价、培养体系,持续完善护理员激励机制。

2.突出兜底保障,实施“大救助”工程建设。以跻身“全国专项救助创新先行城市”为目标,进一步体现城市的温度。修订出台《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加强城乡低保与临时救助、慈善帮扶、医疗救助及其他专项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健全完善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现低保标准与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相衔接;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制度,及时做好低保审批前的临时救助工作,积极探索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完善“低保认定口径”,实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低保低边家庭渐退期一年制度;探索建立“福彩公益金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的“村社救急专项基金”,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

3.突出社会参与,实施“大治理”工程建设。以擦亮“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金名片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治理转型升级。编制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指导意见(2019年—2021年),创新搭建国际化社区、田园社区“有事商量着办”的协商平台,加快撤村建居社区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培育乡镇枢纽型社会组织、城市社区支持型社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网格+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加大社会组织对网格发现问题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的承接、服务力度;联合部门研究制订“1+N”社会治理参与计划,做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推动各职能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用房政策,加大落实力度,推广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新模式;贯彻执行《志愿服务条例》,发挥志愿服务团队在民政事务服务管理中的补充补位补缺作用。

4.突出温暖同行,实施“大慈善”工程建设。以建设“浙江首善之城”为目标,进一步营造法治化、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大众化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整合慈善联合会职能,推动慈善总会组织架构转型,加快运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落实;完善公开募捐、信息公开、慈善信托等监管机制,落实相关优惠措施和褒奖制度,发布“钱塘善潮榜”,精心组织举办“中华慈善日”“杭州慈善奖”等慈善活动;建立杭州慈善纪念馆,全面推进慈善基地、慈善组织建设,打造三级公益慈善服务体系;优化慈善项目,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提高福彩公益金支出比例,推进福彩“爱心公益区”“现场体验区”建设,打响美丽杭州福彩品牌。

5.突出以人为本,实施“大事务”工程建设。以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切实提升专项事务工作水平。出台深化我市殡葬改革的指导性意见,高质量完成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示范领跑全国殡葬改革;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和建设,示范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模式,推动公园化公墓建设,积极探索“无坟化乡镇”建设试点,推动移风易俗;认真落实国家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固化部门法定职能,争取召开全国救助管理工作现场会,扩大杭州救助模式影响力;全面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有效解决孤弃儿童大排查中的风险隐患;积极构建“困境儿童养护联合体”,探索建立全过程评估帮扶机制,推进分类保障,优化助医助学工程,实行县(市)机构孤儿统一集中供养,为社会特殊困境儿童提供专业化照顾服务;精准实施水库移民后扶项目,深化完善创业致富机制,深入开展“一户一策”帮扶工作,守住稳定底线,推动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推进民政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深化残疾人集中就业服务机制,加强区划地名服务、管理工作。

6.突出便捷便民,实施“大数字”工程建设。以打造民政事务“移动办”全国样板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便捷便民服务水平。试行居家养老“一卡通”,试点设立市民卡养老专户,实行统一结算支付;精准救助服务“一网通”,实现低保低边等困难群众救助事项联办;加快数字民政“一点通”,建立民政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开展省内跨区域补领婚姻登记证,探索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按照“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的要求,确保80%的事项实现“就近办”。

(三)党建工作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安全生产举措,扎实推进民政系统行业党建和平安建设。一是提升“文化聚力”水平。联动区、县(市)深入宣传践行杭州民政核心价值观,召开全市民政文化建设现场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地名文化展;加强民政业务研究,开展民政系统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李耀进救助管理先进事迹,提振民政干部精气神。二是打造“双翼争强”品牌。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工作党委建设,加快民政党校实体运作,推动建立人才集聚、服务共担的党建机制;以“最强支部建设”为载体,找准社区服务“综合全科”、社会组织“承接公益”的治理结合点,打造民政“双翼”党建示范群。三是深化“清廉民政”建设。落实清廉民政建设责任清单;整合局系统纪检、巡查、审计等力量,创新设立纪检监察专员;制定2019年专项巡查方案,建立巡查整改问责机制;加大“三不行为”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集中整治力度,坚决制止“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四是加强“民政铁军”建设。深入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开展新一轮干部交流,试点推进局系统科级中层干部跨单位轮岗交流,探索开展事业单位“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机制,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民政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