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索引号: 002489524/2023-0033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6-12
发布单位: 杭州市民政局 关联类型: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建德1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6-12 浏览次数: 来源: 市民政局

毛磊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普惠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质量提升的建议》(建德1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经我局主办,市财政局、团市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会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杭州市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203万人,其中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7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托底型养老,扩大普惠型养老,支持社会化养老发展。

(一)加强资金支持。出台《关于印发杭州市市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2022年,在市民政局部门预算中安排养老服务资金2.09亿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各区、县(市)适当补助。市级财政实际下拨给桐庐、淳安、建德等西部三县(市)2717万元,支持当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养老机构智能服务终端配置、智慧养老院等方面建设。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为老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行动,采用线上培训、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培训和第三方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化发展。在市属院校、养老机构设立实训实践基地,联合浙工大等高等院校开设人才研修班、护理员岗前及继续教育培训等。2022年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培训总人次达2.7万余次,山区三县(市)共计培训5800余人次,发放培训补贴近30万元。目前,山区三县(市)共有持证养老护理员1100余人,为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

(三)丰富服务供给。出台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主城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最高每月可享受1820元电子津贴,高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40-100元电子津贴,非主城区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确定。汇聚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搭建智慧平台,推出手机端养老服务电子商城,上线“浙里办”,形成了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市场。根据省民政厅的统一要求,将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8大类,按照杭州市实际情况,细化为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和康复护理、辅具适配等53项服务,老年人及其家属可在线预约、按需订制。电子津贴除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还可带入养老服务机构用于支付床位费及护理费等。建德、淳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老年人需求,发布电子津贴使用指导目录,将晒粮食、摘蔬菜、砍柴等代办业务也纳入电子津贴使用范围。建德推进“亲情直通车”数字化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老年人可通过电视机下单助餐、理发、洗浴等居家养老服务,累计上门服务老人4000余次。

(四)助力跨越数字鸿沟。一是推出数字养老用户端适老化版本,除传统的操作界面适老化外,独创“家庭支持”场景,将在线操作环节,授权给绑定的“家属”代为查询补贴余额,代为预约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使老人也可享受数字化时代便利。二是结合全省老年人能力筛查工作,依托“浙里康养”的数字化自理能力筛查模块,摸排全市老年人能力情况,形成全市200万老年人精准画像信息。通过比对老年人数据仓,实现高龄津贴、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主动发放,惠及老年人50余万人;三是推出“手拉手协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项目”公益创投项目,以老年人为中心,以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为切入口,精准定位服务老人,面对面,手把手教授老人使用电子津贴换购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使用绩效的同时,协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五)加强关心关爱。全市313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出爱心义剪、流动助浴车、智慧助老、健康讲座、文艺慰问等种类多样的助老为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杭州文明帮帮码”平台上架活动信息,实现线上各类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全市助老为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多元化、系统化、常态化发展。市和区(县、市)两级为老服务公益创投以“农村留守独居困难老人关爱巡访”“农村老年人心理关爱辅导”“农村老年人助浴”等项目为培育重点,积极破解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孤寂困境的问题。

(六)促进医康养护整合服务。通过建设医康养护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服务。目前已有10家市、县级医院与33家医养结合机构签订紧密医养联合体合作协议。支持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全市目前共有医养结合机构80家,其余未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协议开展多种形式医养签约合作,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等,全市运行的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康护服务。鼓励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延伸居家医养结合,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根据有关规定和服务项目,为居家或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上门护理服务,上门医疗护理、药品等费用按照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养老服务资金保障。落实市级财政对公办养老机构新改扩建项目一次性建设补助。鼓励各地慈善总会设立“携手共富慈善基金”,用于结对共建地区养老服务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落实资金、物资等加大对农村养老工作的支持力度。

(二)实施养老人才教育培训。在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重点培养敬老院、村级养老服务组织及养老服务机构等管理和服务骨干,充分发挥其属地支撑作用。落实好养老服务人才入职奖补、持证奖励等各类激励政策,探索按月发放岗位津贴制度,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留住养老服务人才。

(三)完善电子津贴使用机制。拓展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使用电子津贴,鼓励、引导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为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多品类的养老服务项目。在农村推广“邻里助”,为子女、监护人、志愿者和社区助老员探访关爱创设便捷的小工具,依靠技术手段,主动感知,主动预警,实现“政策找人、响铃通知、邻里帮办、应享尽享”,提供高龄津贴、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失能老人入驻养老机构护理补贴主动提醒。

(四)营造尊老敬老孝老氛围。倡导传统孝道,打击欺老、虐老行为,形成浓厚的孝老、赡老社会氛围。组织开展“银龄互助”,探索推行“时间银行”模式,鼓励年轻、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失能老年人。完善志愿服务宣传激励、信用激励、关爱帮扶、保险保障、礼遇优待等嘉许奖励制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宣传表彰敬老养老助老模范人物等举措,营造全社会对老年人关心关爱的浓厚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23年6月7日

(联系人:常利洁,联系电话:8958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