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民政动态
“萧伢儿”未保小课堂丨划重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亮点速读
发布日期: 2023- 11- 27 15: 58 浏览次数: 来源: 杭州市民政局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7章60条,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亮点有哪些?萧伢儿带你一起速读~


牵头实施部门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四大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主体

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从事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预防和干预活动的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学校和教师要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

网络游戏、音视频、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设置未成年人模式。


明确家庭监护责任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合理使用并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创造良好的网络使用家庭环境。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个人信息范围、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指导未成年人行使其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规范网络信息内容

国家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有发现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处置措施和报告义务。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未成年人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时,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真实身份信息验证。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并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加强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护,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