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民政动态
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地名文脉——乡村“小地名”走进课堂
发布日期: 2021- 11- 30 10: 03 浏览次数: 来源: 富阳区民政局

今年4月起,富阳区民政局在场口镇东梓关村开展了抢救“小地名”试点工作。为切实做好试点成果的转化利用,保护与传承“小地名”文化遗产,11月25日,区民政局走进场口镇中心小学(东图校区),和同学们分享了东梓关的“小地名”文化。

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东梓关的来历、沿革、地名传说、地名特产、“小地名”故事、名人轶事等,还一起用方言诵读了部分“小地名”,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地名趣事。本次地名讲堂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增强了学生们对家乡地名文化的深入了解,在青少年心中树立起关心和保护地名的意识,激发了年轻一代爱富阳、爱家乡的思想情怀。

当天,区民政局还向学校赠送了《东梓关》图册集。

“小地名”是最细化最微小的地名,一块田、一口井、一个塘,甚至一个土包,因实际需要都被赋予了名字,仅靠当地村民口耳相传流传至今。但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富阳的乡村地理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些村落被整村搬迁,居住人员分散迁移,熟知小地名的老人随着时间推移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导航定位技术发展,“小地名”指向定位的功能也被弱化,造成大量的小地名正在消失或者被遗忘。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农村建设要留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绿水。”一个个“小地名”就是一个村落一个地方有根的文化乡愁,剥离了地名,乡愁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抢救性地保护小地名、挖掘乡村记忆,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区民政局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小地名”抢救工作在浙江省范围内尚属首次。目前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下一步将总结试点经验,在更多的村全方位收集和宣传乡村“小地名”,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名课堂走进更多的校园。